航天智库:航天强国建设的智囊团


发布时间: 2016/9/28 12:56:18 被阅览数: 1534 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智库建设情况调查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2015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号角。此后,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智库建设热潮。

近日,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理事会成立,并在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企业智库建设开始走进人们视野,成为热点话题。

航天事业以探索浩瀚宇宙为己任,面向神秘的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凝聚智库的智慧。那么,当前在中国航天有哪些智库?它们在航天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航天智库应当如何不断升级从而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记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

 

庞大的航天智库体系

智库,又称智囊团,它是以公共政策和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决策咨询为服务目标的专业研究机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认为,智库的使命是从顶层提出战略思考和咨询,支撑领导层进行战略决策,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等特点。

在他看来,航天智库是中央企业乃至国家科技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庞大,涉及的单位众多:“在航天领域,能够称得上智库的单位有很多,比如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简称战略院),以建设‘钱学森智库’为目标的十二院。”

 

 

战略院是2011年12月31日成立的高端航天智库,十二院是其依托单位。之所以称之为“高端智库”,是因为它的理事会单位包括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中国工程院、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及有关院校等国内35家优势单位,并且由以王礼恒院士为首的61位院士专家(其中院士46人)组成学术委员会。

该院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国家级战略咨询机构,致力于参与我国航天、工程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

新近挂牌的十二院是集团公司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智库建设的研究院。多年来,十二院不仅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规划、重大工程论证、信息化建设、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智库保障作用,还积极参与我国航天发展战略和服务国家的研究咨询,致力于建设国家级高端智库。

“新时期,十二院确立了建设钱学森智库的目标。其基础是钱学森在美国20年奠基、在中国航天28年实践、依托十二院开展30年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一系列特色智库产品,这是我们建设高端智库的最大优势。”十二院院长薛惠锋说道。

集团公司还有诸多专业智库,比如致力于航天国际化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咨询)。

航天咨询是根据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倡议,于1983年成立,服务于中国航天国际化发展的专业咨询机构,为我国航天国际合作战略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发挥着战略咨询作用。

此外,杜善义认为,各研究院的研发中心具有战略咨询和战略支撑的作用;信息研究所具有收集信息、提供决策支撑的功能,也是航天智库的重要组成。

 

 

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智库身影

在中国航天事业60年的发展历史中,航天智库的身影比比皆是。无论是事关整个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制定,或是重大航天工程总体战略,还是航天高科技包括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论等发展,都离不开航天智库的谋划与推动。

“比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在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能决定搞‘两弹一星’,其间,航天智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再往后的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发展,航天智库也发挥了战略咨询的作用。如今,遥感、通信、导航卫星以及载人航天等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谈起航天智库的作用,杜善义禁不住竖起大拇指。

在十二院的发展历史上,展示智库风采的案例比比皆是。作为载人航天一期工程的原始创新单位,十二院曾提出“以飞船起步”的方案被中央采纳,为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时,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是用飞船模式还是用航天飞机的模式存在争议,在智库专家的推动下,最终确定了用飞船发展载人航天的方案。”薛惠锋回忆道。

十二院还将航天系统工程方法创新应用于国家宏观经济研究、人口发展研究中,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参与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航天“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规划的制定。该院还参与完成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的编纂,最后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全世界发布,大大提升了中国航天的话语权。

虽然只成立了5年,但战略院已经在航天工程科技的重大战略咨询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一大批事关航天发展的研究成果得到有效利用,比如《创新驱动建设航天强国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主要观点被国防科工局论证的航天“十三五”规划中采用;《中国航天发展蓝皮书(2015年)》、《院士咨询》等学术成果,成为建设新型智库的品牌产品。

 

航天咨询的身影也活跃在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除了支撑《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等相关政策文件的编制,参与《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月球探测与载人航天工程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顶层规划的起草论证外,我们还作为载人航天、卫星导航以及航天国际化三大国际合作中心的依托单位,为中国航天的国际合作提供有力支撑。”该公司总经理王莉说。

作为智库的基础单位,情报研究所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八院808所为例,该所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创新项目研发的情报咨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刚刚立项的火星探测项目中,我所作为论证组重要成员,全程参与了为期半年的方案论证。我所和509所联合上报的综合信息还曾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808所所长李同顺说道。

 

对标一流,航天智库能力几何?

近些年,智库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认可。在国际一流智库排行榜上,曾成功预测中美建交、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大萧条和德国统一等重大事件的美国兰德公司名列前茅,成为智库建设的标兵。

对标一流,航天智库能力如何?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发布了全球智库排行榜共列及175家世界智库,中国只有9家智库入选,尚无航天智库的身影。2015年,我国评选出了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航天智库没有进入到试点单位名录。

杜善义坦言,航天智库的建设道路依然道阻且长,亟待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在创新性、前瞻性方面,航天智库还有诸多亟待加强的地方。

“智库一定要往前看,能够超前谋划,比如推动原始创新和关注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还处在追赶国际一流的道路上,要想弯道超车,航天智库必须要拓宽视野,想别人未所想、谋划别人未走之路。”

结合自身体会,王莉认为,航天智库还需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国航天要提升在国际航天舞台上的话语权,就要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重要国际多边组织活动、举办高端的国际论坛、发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报告等,提升智库实力和影响力,增加国际话语权。这也是我们持续创办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的目的。”

某权威智库报告指出,中国智库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的问题,人才流失严重,人才使用模式也比较僵化,“院士专家搭建框架、年轻学者具体操作实施”的模式亟待创新。

专家们认为,航天智库同样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要想建设一流智库,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此外,智库独立性不够、智库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机制等问题也被多次提及。这些都被看作是航天智库与国际一流智库的差距所在。

 

建设一流智库,航天智库应如何发力

何为一流航天智库?薛惠锋引用兰德公司的例子加以阐述:“美国兰德公司在回顾他们60多年的发展历程的时候,总结了一句很精辟的话,‘走在曲线的前面’。这就是说,兰德公司能够提前判断事物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变化,从而引领潮流。这也是很多国际一流智库的特点和能力。”

在航天强国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航天智库扮演着战略全局谋划者的重要角色。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唯有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加快建成一流智库。

杜善义认为,航天智库首先要拓宽视野。“航天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更多是国家行为,因此智库要提高自身定位,拓宽视野、总揽全局、面向世界。还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国际影响力,提高在国际航天舞台上的话语权。”

多位专家指出,增强创新意识是提升智库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解放思想,形成推崇创新的良好氛围”、“推进自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尝试混合所有制改革”、“组织内外部优势资源,构建更加适合智库运转的内部治理结构”等被多次提及。

智库是智慧大脑的集中营,建设一流智库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特别是高端英才。

兰德公司的“旋转门模式”(指个人在公用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双向转换角色、穿梭交叉为利益集团盈利的机制——编者注)值得借鉴。兰德公司的很多专家原是军方或政府部门的官员,如前任国防部长、副部长等,而在兰德公司工作的专家也能进入到政府部门。如此一来,专家队伍权威性大大提升。

“智库除了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以外,还要积极借助‘外智’,达到‘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目的。”薛惠锋说。

在杜善义看来,智库的专业人才队伍在精而不在多。“国际上诸多一流的智库,人数也就在几百人左右。航天智库里的年轻人很多,他们理论知识丰富、创新活力足,但缺少实践经验。智库要注重培养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于一身的人才。”

 

目前,航天智库体系庞大、单位众多,但相互之间缺乏互动和合作

王莉认为,航天智库之间还应建立稳定的交流和合作机制,谋求共赢发展。“现在很多智库在既定政策框架下进行研究,大多数是围绕某个领域或某个专题提供定制化的智力服务,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而多个智库形成合力,推动智库群体的发展,则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李同顺则提出,要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智库,既要建立符合国家顶层战略需要的综合型智库,也要建立适应行业发展的专业型智库,而且还要重视发挥不同类型智库的协同作用。

此外,薛惠锋指出,建设航天智库要注重传承老一辈航天人的优良传统,特别是钱学森的思想和精神,比如综合集成方法以及在当前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应用方法。

智库的独立性也受到专家重视。他们认为,为保证一定的独立性,智库也要加强自身经营。通过商业模式运作,将智库思想产品转化成盈利产品,维持智库的长期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在航天强国建设不断推进的征程中,作为“全局谋划者”的航天智库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令人期待。

 

(中国航天报,魏京华)

 


上两条同类新闻: 下载:智库成员申请表(内附联系方式)
  • 47家国企停牌重组,资本市场成中国产业升级主战场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